文言文中刍的用法及各种语境中的意思;chú①割草。《汉书?赵充国传》:“~牧田中。”②牲口吃的草。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民争负薪~助之。”③用草喂养的牲口。《史记?货殖列传序》:“口欲穷~豢之...

chú
①<动>割草。《汉书?赵充国传》:“~牧田中。”
②<名>牲口吃的草。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民争负薪~助之。”
③<名>用草喂养的牲口。《史记?货殖列传序》:“口欲穷~豢之味。”
【刍狗】古代束草为狗,供祭祀用,祭后弃掉。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。《老子?五章》:“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~。”
【刍豢】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。《庄子?齐物论》:“民食~,麋鹿食荐。”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。《吕氏春秋?季冬》:“乃命同姓之国,供寝庙之~。”
【刍荛】1.割草打柴的人;草野之人。《诗经?大雅?板》:“先民有言询于~。”2.谦辞。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若赐观~,请给纸笔,兼之书人,然后退扫闲轩,缮写呈上。”
【刍议】犹“刍言”。草野之人的言论。常用作谦辞。王勃《上绛州上官司马书》:“霸略近发于舆歌,皇图不隔于~。”
文言文字典--字博缘网

交流互动

发表言论
暂无评论

昵称*

我说两句:*

点击提交 *  

请您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