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的细语

我是七十年代初的生人,每每回忆起儿时的岁月,再看看今天的生活,总会从心底油然生出一些感慨来。而且我发现,与我有同样感慨的,几乎是整整一个时代的人,甚至往前...

来源:互联网

作者:佚名

欢迎访问字博缘www.zbyw.cn,在线阅读精美散文。
我是七十年代初的生人,每每回忆起儿时的岁月,再看看今天的生活,总会从心底油然生出一些感慨来。而且我发现,与我有同样感慨的,几乎是整整一个时代的人,甚至往前数,是几个时代的人,只要还存在于这个世上,还能看到还能感受到今天生活的人。
  儿时的衣着,主要是被一种叫蓝涤卡布所制作的中山装所统治。上学背的书包,也是姐姐们背过的打了补丁的黄色帆布书包。不过,在我那时看来,比起别人用的手工制作的书包,我还感觉蛮好。印象深刻的是,供销社来了一种蓝色的镶有两颗扣子的帽子,班上先后有四人买了。四人头顶扣着一色的帽子在校园里排队游走,那高傲的架势仿佛是在接受检阅的士兵。那其中就有我。再看看现在的孩子,衣服是面料款式各异,随穿随买;书包是不等用坏就因为陈旧而扔在一边;没有多少可以称为新奇的东西能赚取大家过多的眼球。
  在这些比较中,我能感受到的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。于此同时,也能感受到一种由衷的幸福。
  我所居住的农场,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。始建初期的艰苦卓绝,在父辈一遍又一遍的复述中,早已压缩进我的记忆深处。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,从其他各省逃荒过来的人被聚集在一起,垦荒种田。因为是一穷二白之地,住的只能是简陋的“马架子”或“地窨子”;至于吃的,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,可以填饱肚子,就已经很好了。听母亲说,过年煮饺子,随便找了一个破葫芦瓢扎上几个窟窿当做笊篱……
  与现在的生活比较,我也能感受到一种幸福。
  儿子现在的生活与我那时比,无疑是幸福的。那么,我儿时所享受的时光,与父辈们比,是不是也很幸福呢?答案当然也是肯定的。
  可是,正如我那时没有感受到多少这种幸福一样,儿子现在也未必能够感受得到。原因或许是,没有把前后两者做一下比较,做一下对照。人在一种状态下生活久了,即使是生活在物质条件丰足的环境中,往往会感觉生活本来就是如此,心澜不惊,泰然受之,幸福的感觉也会一点点地被消磨殆尽。
  幸福的定义是: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,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,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。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。
 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,健在的,已都是年纪不小的老人了。在他们身上,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朴素节俭的光辉。这朴素节俭的高尚品质,无疑是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;吃过苦受过累,会切身懂得生活的甜来得不易,会细细地品味,细细地享用。所以,从某种程度上讲,年纪大的人要比年纪小的人幸福指数高一些。
  现代社会,生活节奏的加快,生存压力的增大,使很多人与幸福感都陌生了,疏远了,即使面对也难相逢,即使擦肩也要而过。生命中,若没有或缺少幸福感,就如一棵缺少养分的植株难见新鲜的光泽,就如一潭难以流动的死水渐有浑浊。
  知足而常乐,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,一种态度。人生有如负重攀登阶梯,每上一级,都要驻足休息,回头观望一下,调整好状态后再上。目标不是最上一级后的山巅,而就是眼前一级级阶梯。而倘若目光直视高远的山巅,势必就会忽略眼前的每一级进步,多了一份浮躁与急迫,少了一份淡定与安然,生命会很疲惫,哪还有多少幸福感可言呢?
  我所居住之地,属经济欠发达地区,一直都以粗放型农业为主,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一般。几年前,国家免去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农业税,之后,又有了针对土地以亩为单位的种粮补贴。就在前不久,各级政府又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房屋重建和改造工程,使职工群众告别居住多年的老旧房屋,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。
  这在很多人的眼里,或许实在是算不得什么。可是在我看来,与过去相比,这已经很好了。毕竟,这是在原来基础上的长足进步和发展。现在,学生上学有九年义务教育,身体生病有医疗保险,年纪大了有养老保障,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的惠民政策,在过去是想都想不到的。与还在战争纷乱不断的国家比,与旧社会相比,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相比,我或许可以这样说,生在这个国家,生在这个社会,本已就是一种幸福。
  比较之中出幸福,拿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比,拿别人的不及自己之处比,幸福感就会踊跃而出。以每一阶段性的进步而满足,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。
  生活虽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之处,但大到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改善民生上所作出的不断努力,小到我们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充满信心,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一切都会越来越好。

交流互动

发表言论
暂无评论

昵称*

我说两句:*

点击提交 *  

请您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!